•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兴乡青年组团到浙江“取经”,学到了什么?

2024-03-14 07:35 来源:南方日报

  “个头这么大,还这么甜!”在浙江杭州新江村,园子里种满了草莓,个个饱满鲜亮。农户们摘了满满几盆草莓,热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广东客人。初春江南,烟雨朦胧,但阻挡不了广东一群兴乡青年的匆匆脚步。走进农村农户,来到田间地头,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久前,广东21个地市的117名青年先在广州集中培训,又组团到浙江杭州,实地考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以提高运营技巧、提升兴乡能力。广东首次大规模组织兴乡青年培育,专程到浙江考察学习,有什么特别用意?浙江“取经”后,兴乡青年对回到广东力行“百千万工程”,又有什么新启发?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培养万名“兴乡火种”

  今年初,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

  早在20年前,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成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年多前,广东在过去打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去年底,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和腾讯公司共同发起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将通过集中研修、线上学习、村庄实训等,为广东乡村输送万名兴乡青年。

  “未来一年,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将举办省级示范班、片区普及班、市级培训班,培养1000名‘兴乡创客’,并遴选100人参加‘兴乡典型’培训班。”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说,“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学堂”已同期上线,将推出线上原创精品课程,培养万名“兴乡火种”。

  作为其中一环,千人创客省级示范班首期在广州开班,首批117名青年从各地赴广州参加为期两天的理论课程培训,再启程奔赴浙江,分别前往杭州市钱塘区、余杭区,深入江东村、新港村、小古城村,实地学习乡村经营经验、提升兴乡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走进杭州市钱塘区江东村钱塘绿岛景区,满眼青绿,一条条小道蜿蜒穿过绿地、伸向远方。这是兴乡青年浙江之行的其中一站。

  钱塘绿岛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营地餐饮、时尚休闲、运动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旅项目。几个月前,这里举办了杭州首个南瓜艺术节,以当地盛产的南瓜为原料设计巨型艺术作品,半个月内吸引了超4万名游客“打卡”。

  “我们村与周边城市距离适中,适合经营为中短程的假日旅游地。”江东村党总支书记方建庆介绍,江东村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产业项目落地了钱塘绿岛、钱塘小雅、闲梦江东等特色项目,成为周边游热门选项。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位于余杭区良渚街道的新港村也是典型例子。

  5年前,新港村以体育产业为突破点,完善原有场地,建成专业的足球场、篮球场、HIBP波浪道,为运动爱好者提供训练和竞技场地。“到了周末,预约都是满的。”负责新港村经营的青年常英娇说,打造体育品牌之后,全国性运动比赛、大型音乐会纷纷落地于此。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乡村经营的重要门道。

  从“百千万工程”建设现场,来到“千万工程”起源地,广东兴乡青年有什么收获?

  “很有共鸣!我们村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可能有发展文旅项目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判。”来自河源市龙川县的黄礼康观察到,自己所在村坐落在高速路口,“外来车流进出都会经过我们村”。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对此,广东青年们开阔了眼界,心中更有数了。

  抱团发展盘活集体资源资产

  谈乡村经营,要先解决谁来经营的问题。

  “沙田镇是远近闻名的‘龙眼之乡’,能不能借力镇的品牌、借用企业力量,带动我们周村的发展呢?”茂名高州青年钟政是一名“95后”,三年前担任周村村委会主任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哪种经营模式更合适。

  在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钟政或许可以找到新的答案。

  “太美了,宛如世外桃源!”走进小古城村,茶山连绵、稻田成片,形态各异的老树与水面上的民房倒影相映成趣。这里是出了名的“网红村”,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村等多项荣誉。

  小古城村一直在发生新变化——与4个邻村联合成立“乡村新社区”,共同出资组建了一体化的运营实体“古城控股”,并组建经营性子公司,开展文旅、农业、研学、营销策划等业务,实现市场化运作。

  简单来说,不同于请外部公司替代经营,几个村集体成立一体化运营实体后,由村民自己议事,通过抱团发展统筹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推进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多年来,浙江不断尝试建设和完善村自建公司、多村共建强村公司,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实现乡村产业自我“造血”。

  去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发布,提出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

  广东乡村的经营模式多以村合作社、农户与企业合作为主,以“联农带农”实现发展,颇有成效。

  创业青年李雪艳来自清远英德,她结合家里三代人40余年的种桑养蚕经验,将传统桑蚕产业创新延伸为加工生产桑叶预制菜、研发含桑叶提取物的护肤品等,并探索形成“公司+基地+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经营模式,如今产值破亿元,成功带动当地桑农创收。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温室建设投入了多少成本?”“种植周期是多久?”“精品率能达到多高?”……在江东村钱塘农示青创农场,不少广东兴乡青年对智慧大棚、温室饶有兴趣。

  钱塘农示青创农场由李泽楠等9名浙江青年共同成立,搭建了现代化智慧温室,开展精品果蔬种植,并配备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和智能化监控、虫情监测系统等现代化设施。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是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内涵之一。

  “智慧温室对虫情、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测。”李泽楠说,团队还专项研发了智慧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就算人不在现场,也能查看温室里的温度,如果需要通风,直接线上操作就可以了”。

  汕头青年林岳锋曾为家乡引进农用先进设备并推广应用,让当地水稻种植实现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各环节生产效率均提升约40倍。如今在浙江,一边走,一边看,林岳锋对李泽楠的做法也有了新思考:“浙江农场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做得很好,接下来我也想往这个方向去探索,推动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

  每到一个村庄参观,行程还特别安排了经验分享会,让广东青年们与当地的乡村CEO充分交流。

  “短短两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互相分享经验,很有意义。”湛江青年全进华是拥有40多万粉丝的助农主播,他助力销售洛川苹果、蠡县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对于如何更贴近市场需求、让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我也有了新的理解”。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