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刻体悟“三个务必”的情感意蕴

2023-07-06 10:57 来源:南方日报 刘兴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马克思看来,情感实现了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功能。“三个务必”充分展现了百年大党的历史清醒、理论自觉和深情厚意。新时代新征程,深刻体悟党提出“三个务必”的殷殷情怀,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蕴含深厚的为民情谊

  中国共产党是肩负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执政的源泉和力量。“三个务必”正是我们党矢志不渝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深厚为民情谊的体现。

  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推动力量,一切私有制和剥削制度都是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只有推翻一切剥削制度,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之所在。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始终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情,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既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之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正是因为始终把得民心、顺民意、厚民生、行民主作为根本价值理念,才能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始终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使命。无论是“为人民服务”宗旨,还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价值,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公仆意识的真诚宣示。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谷文昌等为代表的各条战线的优秀党员干部,更是以牢固的公仆意识、公而忘私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党的初心使命。

  蕴含深沉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救国、富国、强国,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华章。从更深层意义上说,坚持“三个务必”是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党性保证。

  始终把爱国主义与党的初心使命贯通起来。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始终把爱国主义与党的优良作风贯通起来。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坚持以优良作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伟业。

  始终把爱国主义与党的伟大斗争贯通起来。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把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爱国主义的激荡相贯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在伟大斗争中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蕴含深远的忧党情结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是砥砺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和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谲云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提出“三个务必”饱含深远的忧党情结。

  忧百年大党先进性永葆的难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清醒看到理想信念滑坡对先进性的消解,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病”,在风雨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东摇西摆的危险;要清醒看到主观世界改造不彻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的危险;要清醒看到宗旨意识淡化对先进性的消弭,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真诚为群众服务的危险;要清醒看到“四风”花样翻新,贪污腐败、耽于享乐、脱离群众、松弛懈怠的危险。

  忧百年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难题。要清醒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发展卡点瓶颈频现等短板,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领导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要清醒看到西方文化渗透防不胜防,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着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清醒看到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不少难题,着力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清醒看到全球发展中存在的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等行径的危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忧百年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难题。要清醒看到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党内仍然存在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要坚持“三个务必”,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刘兴云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哲学研究”(18BDJ047)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