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4-03-04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吴志才

  编者按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提出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今年是广东深入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关键一年,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广东该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本期《理论周刊》特约“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不同角度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吴志才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明确提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这为新征程上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广东整体经济发达,但仍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因此,广东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重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并对标浙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找准广东学习的“坐标”。推进“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树立全域发展思维,打破传统的小规模行政边界,将县域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整体,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村、镇、示范带、县四个空间尺度打造全域性空间,探索县域层面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破题之道在于用好科技、改革两张牌,聚焦“三农”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塑造现代农业新动能

  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广东要着眼于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科技和改革赋能,推动生产性农业向科技型农业、服务型农业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强省建设。

  践行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依托“山江海”大生态格局,重点向海洋、森林、江河拓展。

  践行大科技观。顺应农业科技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化、交互化创新发展趋势,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农产品生产和粗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推动先进技术装备与成果应用示范,如智能农机、无人机、农业大数据等,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

  践行大产业观。打破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深挖“特”资源、做足“特”文章,推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与休闲、旅游、生态、文化、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文旅为主的乡村服务产业,打造新型产品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

  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农村是农民立足之基,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失血”“空心化”。因此,要以城乡融合来激活农村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之间资源和机会的均等化。

  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新动能。当前,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很快,但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的融合不深入。要着力提升农村“新基建”发展速度,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以及物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要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要瞄准乡村治理的痛点,打造有针对性的数字治理方案,培养一批具有数字政务意识的村级带头人,注重对农民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包括社群营销、直播电商等。

  打造乡村文化“聚宝盆”。发展乡村文化,以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以文商旅融合与数字化体验赋能乡愁的“形”和“魂”,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强势。

  以改革激活“三块地”资源。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农用地与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结合起来,唤醒沉睡的资源。

  构建新农人共富新优势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明确乡村全面振兴是“为谁发展”和“谁来发展”,最终目标是要让农民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因此,要把农民作为主体,依靠农民而发展,重点在于推动“老农民”变身“新农人”。

  加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主力军”。特别是要加强乡村工匠培养。乡村工匠是广大乡村中的特有群体,与传统的单纯以经济实力、农村社会威望制胜的乡村精英不同,乡村工匠具有独特的专业技术或手艺,可以成为衔接传统与现代的“守护人”、适配市场与资源的“当家人”、粘合人才与组织的“中间人”。要主动打好摸底、举荐等组合拳,让更多的乡村工匠崭露头角,从“放任散养”走向“精心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要改善乡村工匠的生存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使乡村工匠能够在乡村“发光发热”。

  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规划师”。围绕“乡村建什么”“怎么建”“发展什么”等问题,引导农民全过程、全环节参与,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和主体作用,使项目建设有乡情、富农味。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中,对于农民自己能干的项目交给农民来干,创新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民实现“乡村自己建、工程自己干、项目自己赚”。

  让农民从乡村建设与发展中的“打工者”转变为“合伙人”。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企业+村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模式,在工资性收入的基础上增加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提升农民收入。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需求与技术协同创新研究》(GD22TWCXGC0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础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GD21ZDZGL01)阶段性成果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