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优化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 筑牢广东人才金字塔

2024-02-27 11:00 来源:南方日报 卢晓中 王嵩迪

  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不断筑牢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嘹亮吹响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的冲锋号角。这是一次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干劲的大会,必将引领全省上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足见广东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它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观大局、抓机遇、行大道,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展现日新月异的创造,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立足当下,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如何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如何向改革要活力,切实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本期《理论周刊》特约专家学者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新春第一会”的决策部署进行阐释和解读,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本期策划统筹:金强 丁建庭

  高等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根据科技、产业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筑牢广东人才金字塔。

  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生产力的新质态,其“新”体现在与传统质态生产力相比较,实现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的深度介入。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劳动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没有新型劳动者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支撑。可以说,新型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新型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面对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及锻造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主动思考如何优化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发挥服务、助推与引领作用,培养出适应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可堪大用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彰显高等教育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大湾区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拥有众多优势,但在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是学科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失衡。随着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加速构筑,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愈加凸显。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对现有新兴产业的服务、助推不充分;另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对未来产业发展与变化的引领仍显薄弱。二是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上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驾驭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创造性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新型科技创新人才。而目前大湾区高校中主要沿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优化大湾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核心引擎即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也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大湾区高校应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上的优势,将国家急需和重大战略领域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引领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高校可通过积极牵头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参与国家科研机构建设,形成人才集群合力的科教平台与生态,孕育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开展有组织科研,以科研带育人,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科创人才培养优势,联通科技攻关链和人才培养链;主动对接科技领军企业搭建科教产教融合平台,整合科技领军企业的优质创新资源,畅通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二是平衡人才供给结构,回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大湾区高校应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具体来说,高校学科设置应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服务、助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应注重前瞻性、引领性,加强对未来产业发展对相关人才潜在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客观研判,搭建和运用专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监测、调控、反馈机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超前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同时,进一步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大湾区高校有计划地自主设置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交叉学科专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流学科群,提升适应未来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三是加强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大湾区高校应根据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新设一批交叉学科专业,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虽然我国现已在传统学科门类之外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但高校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分设系科,一些跨学科专业设在传统学科院系下缺乏生存土壤与必要空间,使跨学科培养有名无实。大湾区高校应大力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改变传统单一学科培养逻辑,搭建院系、跨学科组织及社会机构等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多元培养模式;同时,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等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以及时应对未来产业发展与变化的人才需求。

  四是以考核评价改革为牵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一方面,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为新型学科建设提供发展空间与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改革学生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型,从一元到多元评价方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跨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素养的形成,鼓励与激发学生勇于开展前沿领域原始创新。通过开展考核评价改革,释放学科专业建设活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活力,提升大湾区高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卢晓中: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主任

  王嵩迪: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结合研究”(23ZDA059)阶段性成果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