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4-07-16 14:47 来源:南方日报 林建华

  ●聚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历届三中全会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将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根本动力,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抓手,要把准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关键词、高频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征程再擘画,新号角再吹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将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来有自、其流深远

  聚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历届三中全会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工作意义重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40多年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在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开启改革开放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时代的进阶、实践的递嬗、历史的必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决贯彻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四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六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这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从我国国情出发、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根于政治立场、源于中心任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重任扛在自己的肩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先后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论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从党的性质宗旨立场的维度提出来的。“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从党的使命任务目标的维度提出来的。“最大的政治”,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变化与实践变革作出的重要科学判断,反映着党和国家最核心的政治任务、思想原则、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的运用,在特定时期具象化为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影响的具体政策和实践主张,并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方式构建起社会共识、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新时代中国,什么是最大的民心?答案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由此,两个“最大的政治”的表述实现了意涵有机衔接、达到了旨趣逻辑贯通。“最大的政治”,根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源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任何政治都是由其所处社会的经济所决定的;反过来,政治也对经济产生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经济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政治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长期探索现代化道路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倍加珍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自信、战略定力和历史自觉,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发展我们自己,同时也造福世界,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赢得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机理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各国人民始终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矢志奋斗的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宏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凝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以及重大关系,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篇。我们党在战略上不断完善,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党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丰富,更加可感可行可证,中华大地到处呈现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

  同时必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其一,“两个大局”的影响更加凸显。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历史机遇,也是空前挑战,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其二,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我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但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条件和环境面临新的变化。一方面,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我国大市场优势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全球投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打压、围堵不断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随时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并在经受重大考验中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其三,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亟须新的治理方式和手段,如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传统治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甚至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而频繁,治理问题更加复杂而多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嵌入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根本动力,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抓手,要把准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林建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