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张连钢:一门心思把港口科技创新做好

2022-10-04 17:25 来源:新华社 王凯

  生于1960年的张连钢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他带领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效率最快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纪录。今年,张连钢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远程监控室,张连钢在研究如何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远程监控室,张连钢在研究如何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983年,张连钢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扎根港口一线,参与开发或主持了一系列港口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多项重要成果。

  随着青岛港集装箱码头业务逐步发展,张连钢从一名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负责码头生产的管理者。

  “我一门心思就想把港口科技创新做好。”张连钢这样对记者说。

  2013年,青岛港集团启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拥有丰富技术功底和管理经验的张连钢被选中“挑大梁”。

张连钢在青岛港与技术团队成员讨论(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张连钢在青岛港与技术团队成员讨论(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我们先是成立了IT组、土建组、桥吊组等9个攻关小组,分兵出击、协同作战。”张连钢说。他带领团队进行流程再造,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自主研发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技术及系统等多项全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

  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一个闲置的库房里,没有人计算过,这个团队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见证那段艰难历程的,是几十万字的分析论证报告,3000多份技术讨论会记录,以及每周都要清走的数个方便面大包装箱。

  最终,张连钢率队用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国外至少需要3年的设计周期;仅用3年半,完成了国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设周期。

张连钢(右三)在青岛港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新课题研究(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张连钢(右三)在青岛港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新课题研究(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我们全自动化码头的1台桥吊,可以干出国外同类码头2台桥吊的作业量,但投资成本远低于国外。船长和货主现在抢着来我们这里靠泊。”张连钢说。

  2018年6月,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项目启动,张连钢继续带领团队投入其中。他们定下“全面超越一期,引领世界全自动化码头发展潮流”的目标,推出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等多项科技成果。

  随着全球领先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青岛港竣工,实现港区交通由单一平面向立体互联的突破;全球领先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落地,为全球港口提供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张连钢和团队站在更高平台上不断开展科技创新。

  如今,年逾六旬的张连钢仍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向着全自动化码头三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奋力攻关。

  “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应该树起‘中国样本’。这是我作为一个港口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张连钢说。

这是9月15日在青岛港拍摄的张连钢。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是9月15日在青岛港拍摄的张连钢。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记者王凯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廖智晟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