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御湖社区里的“红色出租屋”议事亭,是党员和租户议事的好去处。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拍摄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石静莹 通讯员/惠组宣 黄组宣 番组宣 发自广州、惠州、东莞
◎本文责编/蒋玉
最近,一有空闲,邱梅生就会来到自家出租房屋楼下,坐在“红色出租屋”议事亭里,跟租客们聊聊天。作为一名党员房东,一年前,他主动在自家的出租屋楼栋前挂牌,亮出头像、姓名、联系电话、主要职责以及挂钩联系人等信息,还帮助租客安装了10多个户外充电桩,带动10名热心房东组建了一支治安巡逻队进行义务巡逻……一系列的暖心活动,赢得了租客们的信任。租客们都说,租他的房子很让人安心。
邱梅生是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御湖社区的一名党员房东。去年初,仲恺区创新推出“红色出租屋”党建工作品牌,力图破解出租屋治理难题,邱梅生这些党员房东,就是其中的关键。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如今,仲恺高新区已全面推广铺开“红色出租屋”党建工作,实现了出租屋大事小事都有党组织服务和管理。
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是城乡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而出租屋管理便是城中村治理中的难点之一。《南方》杂志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惠州、东莞、广州等地均不约而同地以出租屋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扫盲点——出租屋建党组织
仲恺高新区是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阵地,工业园区林立,有常住人口约53万人,其中有约79%为流动人口,区内有出租屋多达1.1万余栋。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发生在出租屋的治安案件占比也随之增大,成为仲恺高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盲点、痛点和空白点。
如何破解出租屋领域存在的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管理治理难等“两多一难”问题?仲恺区想到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全国各地,成立出租屋管理党组织的做法并不多见,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是没底。”仲恺高新区党群办副主任、区“两新”工委书记莫列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党员不够怎么办?要建多少党组织?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作用是什么?怎么样发挥党员的积极性?这些都成为仲恺高新区党群办思考的问题。2022年1月,仲恺高新区先行在陈江街道御湖社区等9个出租屋集中的区域,成立了首批出租屋管理党支部。
莫列介绍,出租屋管理党支部是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八条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不涉及党员关系的转接问题,这也打消了很多党员的疑虑。
据介绍,出租屋管理党支部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实现出租屋领域自治;同时,主动收集房东、租客的诉求,并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反映,跟进处置进度,及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诉求人。
有了党组织,但党员的人数还远远不足。经过摸排,仲恺高新区共有585名党员房东。“光靠这585名党员房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管理1.1万余栋出租屋,是远远不够的。”莫列说。
于是,仲恺高新区提出,让党员房东通过挂牌亮明身份,承担起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沟通协调员、示范带动员、预警监督员、纠纷调解员等“六员”职责。同时,党员房东还有一项任务,即带动、发掘、组织好身边的热心房东,再通过热心房东带动其他房东,实施“一带头两带动”机制。
如何激发党员房东和热心房东的责任感、参与感和荣誉感?仲恺高新区围绕评先奖优、关爱帮扶、经费扶持等方面,多措并举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据介绍,仲恺高新区每季度会评选一批出租屋管理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房东和最美房东,并实施奖励。目前,已评出6个“红色出租屋”先进党组织、10名优秀党员房东、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0名最美房东。
纾痛点——搭建党群“连心桥”
去年8月15日,陈江街道曙光社区华侨新村被列入广东省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治安重点区域,进行挂牌整治。
为解决华侨新村治理难题,陈江街道曙光社区出租屋管理党支部经过调研,在出租屋集中片区建立了“红色出租屋”党群服务站,并联合派出所、道路建设办等职能部门共同行动,加装路灯、监控,改造道路,拆除违建,打通消防通道,组建“义警服务队”,深入开展“面上巡、点上卡、屋内查”高压巡防。仅用两个月时间,曙光社区华侨新村华盛街面貌为之一新,并于去年9月26日成功“摘牌”。
随着“红色出租屋”党建品牌的持续打造,越来越多出租屋管理党组织、党员房东和热心房东,活跃在仲恺的街头巷尾,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据介绍,一年多来,仲恺高新区打造出了1个出租屋管理区级党建联席会、5个镇街出租屋管理联合党委,以及55个村(社区)出租屋管理党支部的“三级组织体系”,并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出租屋集中片区打造了27个“红色出租屋”党群服务站,实现了密集区域出租屋管理党组织全覆盖。
为让党组织解决问题更有抓手,仲恺高新区还整合政法、公安、消防、城管执法等10个部门资源,利用线上微信小程序和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问题诉求,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仲恺高新区各级出租屋管理党组织共收集并解决反映诉求669件,安装视频监控1967个,安装充电桩3514个,划定停车位1851个;完成“三线”整治358公里,实施村道巷道黑化1886公里,累计投入982万元,开展服务群众活动405次,受益群众4.41万多人。
依托“红色出租屋”,仲恺高新区大胆探索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制定出台关于出租屋管理党组织的若干文件和指引,规范和保障出租屋党组织的长效常态运作。
例如,为进一步激励房东主动发挥作用,仲恺高新区出台“红色出租屋”积分管理实施意见,根据楼栋积分考评情况,评出一至五星,并将考核结果和推租推介、物质奖励等相挂钩。目前,仲恺高新区共评出五星级出租屋183栋,四星级出租屋3910栋,三星级出租屋7158栋,二星级出租屋1041栋,一星级出租屋23栋。
此外,仲恺高新区党群办还联合区妇联、区工商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爱在出租屋”系列活动,帮助租客实现微心愿85个,解决问题困难415个,评选出租屋幸福家庭故事10个,帮助440名租客成功就业。
补空白点——建管理服务体系
不仅仅是惠州仲恺高新区,破解城中村出租屋治理困境,广东多地正在用活用好党建这个法宝。
在常住人口约38.4万人、出租屋近8000间的东莞黄江镇,“租”你平安的党建引领出租屋管理体系,正成为该镇基层治理的抓手。
东莞市黄江镇党建工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租”你平安管理体系,黄江建立起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旅馆总经理”,社区干部任“总台经理”,网格员任“前台经理”,将房东或者二房东发展为楼栋长任“服务员”的6000多人的出租屋管理队伍。
同时,通过制订“租”你平安管理星级评定标准,黄江从安全宜居、管理规范、平安服务、文明卫生等四大方面对出租屋进行科学评定,星级较高的出租房,享受优先推介和优先待遇,充分激发了楼栋长的积极性。
来黄江12年的郑康强,自2015年开始,便在黄江镇梅塘社区做起了二房东,管理着3栋出租屋、84间房。加入黄江楼栋长队伍后,郑康强参加了一系列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公益培训,将原来简陋的出租屋按照标准升级改造为“星级”出租屋,并被评定为五星级。“星级高了,租金上去了,房子也好租了。”郑康强高兴地说。
在广州大学城所在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党建引领也成为出租屋治理的关键所在。小谷围街党工委将全街细分为69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成立功能性党支部,配置网格长,并兼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在网格下,再因地制宜设置176个最小服务应急单元,分布到每个网格当中。在每个“最小服务应急单元”中,由“1名村居干部+1名社区物管人员或村生产队长、村民代表+1名党员骨干”组成的“三人小组”社区管家,将小谷围街的出租屋管理变成了链条式、精细化管理服务体系。
据介绍,小谷围街坚持“以屋管人”,根据每栋出租屋的直通天面、烟感器、逃生口设置等情况,“三人小组”闭环式记录巡查收集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人屋情况变化和安全隐患等情况,并通过推出出租屋消防安全等级“红黄绿”牌等方式,充分压实出租屋主的责任,探索出了城中村治理的新路径……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出租屋治理还存在不少盲区和空白点,惠州等地依托党建引领破解城中村出租屋治理困境的做法,正在不断填补基层党建空白领域,让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工作更加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