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民生福祉·广东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用心托起“夕阳红”

2025-02-18 16:25 来源:南方杂志

  广东作为人口流入大省,人口基数大,且增速较快。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底,广东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716万,占比16.9%。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广东抢抓战略窗口机遇期,把全面深化新时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如何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让老年人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广东正以高层建设、国际视野,逐渐探索出有特色、成体系、标准化的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经验。

  银发经济带来夕阳红效应

  2024年11月15日—17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举行。本届老博会焕新升级,规模扩至3.5万平方米,550多家参展企业齐聚广州,现场不仅展示上万种养老新品及技术,还将国际化程度创出新高,25家日本企业组成10年来规模最大的展团,展示前沿产品和技术。

  养老服务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扩大内需、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动能的重要推动力量。广东聚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作用,坚持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扩大养老服务消费,发展壮大银发经济。

  近年来,广东不断鼓励大型央企、国企,大型民企、中小型民企及社会组织等全领域参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消费品制造大省,广东也正引导优势产业发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创新服务等多个重点赛道也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创新发展机遇。

  盘点广东养老的家底,目前全省民办养老机构668家,养老机构床位12.32万张,分别占全省养老机构及养老机构床位的40.5%、59%。此外,目前广东省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供给能力居全国前列,其中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过半、出口份额占比达70%,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的企业和产品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经测算,2023年广东老年用品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538亿元;约6000家老年用品规上工业企业,主要集聚在珠三角,数量占比超七成。因此,广东在养老用品上也具备强大的制造优势和创新优势。

  “广州市黄埔区率先编制出台区县级‘银发经济10条’专项政策,积极打造银发经济产业园。深圳市依托国家(坪山)生物产业集聚区,建立大湾区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和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借助‘深i企’平台打造‘银发经济虚拟产业园’。东莞市成立银发经济产业联盟,依托松山湖科学智汇城项目为银发经济企业量身定做高标准产业空间。此外,广东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等供需对接交流等活动,打造国内规模较大、种类较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发产业用品展贸平台。”广东省民政厅相关工作人员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广东在银发经济业态布局和行业发展上的积极举措。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我每天都来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和长者饭堂,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临近中午,澳门居民康姨来到小横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饭堂用餐,根据常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港澳户籍长者与本地户籍长者享受同等待遇的长者配餐服务的政策,她只需花3元就能享受到两荤一素一汤的健康可口午餐。康姨近年在横琴独居,通过参加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模特走秀、旗袍班、合唱班、手机学习班等活动,以及垃圾分类等各种社区志愿服务,她不仅提升了自信心,性格也变得更开朗。

  澳门长者何叔2022年与妻子搬来横琴居住,因腿脚无力需拄拐杖,较少出门与人交流。针对这一情况,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为何叔提供康复理疗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减缓其腰腿痛症;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上门探访缓解何叔夫妇“空巢”的孤独,还邀请何叔参加中心举办的“耆趣杯”棋牌比赛等活动,帮助他结识新朋友、拓宽交际圈。

  如今,不只是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也将港澳籍老年人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范围。而在深圳居住的港澳老年人凭港澳居民居住证可享受包括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和轨道交通、免费进入市政公园等八项敬老优惠待遇。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民俗相近,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民心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广东省民政厅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广东开设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已达12家,全省养老机构收住来自港澳的长者1600多人。近年来,广东民政系统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共有1651家养老机构、20.73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建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1万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增至3652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8%,已初步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来广东养老的港澳地区长者提供方便可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康姨、何叔晚年生活的变化,正彰显了广东在养老服务上的创新。探索粤港澳跨境养老服务“湾区模式”,广东省民政厅与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签署共同推进粤港两地养老合作备忘录及扩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合作意向书,推动香港方面将“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扩至所有大湾区内地城市。

  不仅如此,广东还大力推动“养老+”业态蓬勃发展。目前,广东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4个省(区、市)签订旅居养老合作协议,着力打造以广东为基站、纵贯南北、横跨西东、联动全国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

  老有所依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破解当前发展银发经济面临的短板弱项,持续激发银发经济活力,需要基于实际的政策支持与设计。广东修订出台《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两部地方性老龄工作政策法规;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四五”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促进广东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不仅如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4—2025年“产业助老粤造粤强”推动老年用品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在智能照护机器人、智能助行器、助视器、助听器、智能护理床、营养保健品、服装鞋帽、益智玩具等方面形成一批“专精特新”适老化产品生产企业,规上老年用品营业收入要达到6000亿元。

  近年来,广东省立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加大政策供给,让一项项“政策礼包”变成了惠及老年人的“关爱红包”。截至202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29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1亿人,总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累计16395位老年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309.7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老人津(补)贴,74万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补贴,60万老年人享受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1448万老年人参加“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覆盖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1万个,其中城市、农村地区覆盖率分别为100%和71%。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7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任务。

  随着养老机构供给和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面对“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时代命题,广东以切实行动做出有力回答。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通讯员/莫冠婷 李端莹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