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文化赋能·解码岭南文化“新势力”

2025-02-18 16:25 来源:南方杂志

  从广州矗立百年、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陈家祠等古建筑,到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街区,从上演着咿呀婉转、古韵悠扬传统粤剧的舞台,到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现代数字艺术平台,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的框架下,巧妙融合古今元素,始终如一地焕发出与时俱进的夺目光彩。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如同跳动的脉搏,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憧憬;文化是时代的镜像,映照出社会变迁与进步的步伐。在岭南这片热土上,文化更是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激荡着创新的浪花,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大湾区文艺繁荣

  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沃土,产业繁荣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2024年10月19日至11月24日举行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如同一场文化的盛宴,汇聚了粤港澳三地的文艺精英,他们携手并肩,共同绘制了一幅湾区文艺的绚丽“新图景”。

  舞台上,传统粤剧的雅韵与现代音乐剧的节奏交织碰撞;展馆里,岭南画派的清新笔触与数字艺术的科技感相得益彰。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个展览都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三地文艺界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这里交织融合,通过艺术的桥梁,加深了三地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通过这一场场文化盛宴,我们不仅看到了粤港澳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更触摸到了多元文化融合后的无尽可能。

  2024年金秋,在为期一个月的“粤韵匠心,艺铸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广东工艺美术大展”中,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精品近200件(套),汇集了众多大师的匠心之作,涵盖了雕刻、陶瓷、漆器、家具、金属、结绣、剪纸、编织、印染、新兴工艺美术等十余个门类。

  广东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盛、瑰宝如云、大师辈出,在全国工艺美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22年,广东工艺美术产值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一。这一辉煌成就如同璀璨的明珠,彰显了岭南地区在工艺美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也为广东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然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的区域空白,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应运而生。这个中心的成立,如同为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在中心成立之际,广东美术馆特别策划推出“跨越时空的守护—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展”。展览现场,不少市民向《南方》杂志记者表达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和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价值。

  广东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品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只有做好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才能让子孙后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岭南文创融合

  在岭南这片创新的热土上,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仿佛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着整个行业。

  2024年11月20—22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召开,为岭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来自金融证券机构、行业协会、100多家投资机构及头部企业、40多家上市企业,以及100多家独角兽、瞪羚和文化科技创新企业等业界人士参会。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

  博物馆虚拟数智人、“人形机器人+”等文化项目及产品吸引参会嘉宾打卡,《2024年度文化产业投资报告》与《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相继发布……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大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广州咏声动漫,作为岭南动漫产业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原创IP、创意与技术的融合与发展。2024年上映的《落凡尘》不仅展现了咏声动漫在创意和技术方面的深厚底蕴,也为岭南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原创IP的打造和创意技术的运用,《落凡尘》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动漫风格。不少观众表示,这种风格既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一股清新的风。

  咏声动漫电影事业部总经理、总制片人黄龙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创IP、创意与技术的融合对动漫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提升了动漫作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也为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原创IP的打造和创意技术的运用,动漫产业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打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品。同时,这种融合也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岭南文化,仿佛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岭南文化焕新

  在岭南这片文化的沃土上,传统艺术形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州歌舞剧院推出的岭南三部曲《醒·狮》《龙·舟》及《英歌》,就是这一焕新过程的生动写照。

  《醒·狮》以“醒”为魂、以“狮”为根,将岭南传统文化中的广东醒狮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舞剧的艺术形式将其呈现在舞台上。首演至今被观众称为“最燃”民族舞剧。《龙·舟》则以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岭南水乡的龙舟竞渡为灵感来源,通过当代舞的表现形式,很好地诠释了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一立意,展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当代青年同舟共济、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国争光的精气神。《英歌》则是一部以“侨批”文化为呈现,以岭南民间舞蹈英歌为载体的舞剧作品。它通过舞蹈的语言和形式,巧妙地将岭南文化当中的众多潮汕非遗元素有机结合,在传承中突破创新,在发扬中精益求精,并通过独具匠心的艺术表达,将岭南文化当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副主席、舞剧《英歌》艺术总监史前进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广州歌舞剧院为代表的文化单位,在对传统文化守护与创新方面的举措值得称赞。他们不仅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岭南传统文化,更通过现代舞剧等形式将其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这种守护与创新并举的做法,不仅让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仿佛一股清泉,滋润着岭南文化的沃土。

  题材多样、风格多元、名家荟萃……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下称“盛典”)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华语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次盛典汇聚了众多华语戏剧界的精英和佼佼者,他们共同探讨了华语戏剧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照亮了华语戏剧的未来之路。

  “通过这次盛典的举办,我们希望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华语戏剧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也推动华语戏剧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提升。”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盛典创办策划人王炜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盛典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岭南文化在华语戏剧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增强他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赋能,是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融合,岭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望未来,岭南文化在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的赋能下,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