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从枫桥到浦江:群众在哪里,心就到哪里

2023-11-06 11:40 来源:南方杂志 杨洋 李育蒙 许俊仟

近日,《南方》杂志记
者一行赴浙江调研,走
进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
社会治理中心,采访杭
坪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
践成果。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
仟/摄影

  近日,《南方》杂志记者一行赴浙江调研,走进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社会治理中心,采访杭坪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仟/摄影

  一个是重在“预防”的自下而上,一个是重在“解难”的自上而下,本质上都是坚持“人民至上”。两种治理智慧贯通协同、一体推进,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李育蒙 许俊仟 发自浙江绍兴、金华等地

  ◎策划统筹/练学华

  ◎本文责编/林若川

  “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基层工作的创新经验,反复被提及。

  60年前,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枫桥镇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形成了受到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的“枫桥经验”。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把金华市浦江县作为下访的首站,开创了省委书记下访接访先河,由此形成“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机制经验。

  从枫桥到浦江,群众在哪里,心就到哪里。一个是重在“预防”的自下而上,一个是重在“解难”的自上而下,本质上都是坚持“人民至上”,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落地,两种治理智慧贯通协同、一体推进,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

  《南方》杂志记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视察的“枫桥经验”诞生地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以及曾下访过的浙江金华浦江县,深入循迹溯源,感悟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发展及其展现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

  再话枫桥,“中国之治”的展示样本

  仲秋时节的枫桥镇枫源村,映入《南方》杂志记者眼帘的是群山环绕,溪水里鱼儿成群,一派丰收的喜庆景象。

  这座位于枫桥江上游的小山村,或许大家还不是很熟悉。但从这里诞生的“枫桥经验”早已家喻户晓,60年来不断创新发展,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焕发勃勃生机。

  时间往回拨。上个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在全国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时光向前走。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再次对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方向。

  时光荏苒,跨越一个甲子,“枫桥经验”始终长青。它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如一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如一地坚守人民情怀。

  紧跟总书记足迹,《南方》杂志记者来到枫桥镇蹲点采访,感悟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体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中国之治”。所到之处,看到的是变化,目睹的是发展,通过积极传承弘扬“枫桥经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在枫源村,《南方》杂志记者看到,“三上三下,民主治村”八个大字醒目立在党群服务中心。据村干部介绍,这“三上三下”的背后,从议题收集、方案酝酿、审议决策再到方案实施,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走进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己办”工作方法,背后跟着的都是“百姓”,让百姓更省时、省心、省力、省劲、省事,处处将“人民至上”贯穿其中。

  对于矛盾隐患而言,在萌芽阶段处置好,成本才会最低,影响才会最小。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就是要将隐患处置在萌芽阶段,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把隐患矛头消除在萌芽阶段、消除在小范围内,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魅力,就是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于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

  践行“枫桥经验”,坚持人民至上,在枫源村是不等村民上访,而是干部先上门,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了,小事自然就不会出村。正是通过用好“枫桥经验”这个传家宝,枫源村已连续18年实现群众零上访。正如枫源村有关负责人所说,枫源村就是要更加坚定地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示范者和推广者。

  离开枫源村,途经枫桥学院,差不多五分钟的车程,就是枫桥经验陈列馆。在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党员干部慕名前来集中学习,也让这座枫溪河畔的陈列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再话枫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明确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枫桥经验陈列馆丰富的历史资料文献和鲜活的实践案例,无不是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02年10月履职浙江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下坚实基础。60年来“枫桥经验”的传承发展,人民至上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价值选择,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坚守。

  在陈列馆,《南方》杂志记者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感受到了“枫桥经验”向着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的生命力。从枫桥出发,发端于基层的“枫桥经验”走出诸暨、走出浙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中越、中老两党理论研讨会上,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枫桥经验”成为“中国之治”的展示样本,成为“中国之治”的重要名片。

  走访过程中,《南方》杂志记者有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所到之处践行“枫桥经验”蔚然成风。从一个小镇走向全国,“枫桥经验”也让兄弟省市深受启发。自下而上,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枫桥经验”同样在南粤大地彰显旺盛的生命力,广东省委多次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枫桥江到珠江,“枫桥经验”这一张起于浙江的“金名片”,是我们共同的“传家宝”。究其原因,或许正如陈列馆中“群众心目中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所示:“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枫桥经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浦江接访,20年印记历久弥新

  从绍兴市诸暨市的枫桥镇,到金华市浦江县原浦江中学校址,相隔近90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

  走进位于科技楼二楼的一间明亮的教室,15张课桌拼起来一张临时的会议桌,还保留着20年前的样子。2003年9月18日,就在这个教室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与浦江群众面对面接访,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

  那么第一站为什么是浦江?

  “浦江是典型的山区县,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突出,曾因信访老户多、越级上访多、缠访闹访多被浙江省信访局列为‘信访重点管理县’。”时任浦江县信访局局长张国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当年选择浦江还有一个小插曲,“地方也曾建议省委要不换一个地方,收到的回复是‘哪里矛盾问题多,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到浦江下访就不变了’。”

  不仅下访计划不变,下访的消息还要提前广而告之,让全县群众都知道。2003年9月8日,《浦江报》头版发出一则醒目公告,预告省委主要领导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一周后,报纸同一位置再发公告,明确告知接待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

  “老百姓都说,省市县三级联合出公告,省委书记敞开大门,请大家来信访,这是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张国强回忆,9月18日这天,天还没亮,浦江中学的大门口,拿号子、预登记的人排出了几百米,还有大批群众就是过来看新鲜的,看看省里来的领导怎么解题。

  杭坪镇杭坪村村民蒋星剑等三人,是习近平同志接访的第一批群众。

  时隔20年,蒋星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天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当时心里也有点没底,毕竟我开厂子这么多年,门口这条20省道坑坑洼洼,拓宽改造的问题向当地反映了近10年都没能解决,所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反映的。”蒋星剑对《南方》杂志记者说,那天自己揣着材料走进这间教室,第一眼就看到习近平同志温和的笑容,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那时候,习书记就像老朋友一样和我拉家常,问我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的,我原本的顾虑和紧张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

  习近平同志认真仔细地听了蒋星剑的反映和建议后,立即打开地图与在场一同接访的省交通厅厅长等干部们研究起来,当场拍板:“这是一条山区群众的小康之路,不仅要建,而且要建好!”当了解到20省道改扩建还涉及邻县桐庐,习近平同志立即指示交通厅厅长通知桐庐方面尽快把桐庐段的20省道立项工作做好,尽快全面改造,而且当场设定20省道的规格为二级加宽公路。在短短的一小时内,习近平同志就把整个20省道的立项、规格和开工时间都确定了下来,速度之快,作风之果断,让蒋星剑等人记忆犹新。“这充分体现了习书记亲民、担当、果断、智慧的行事作风”。

  蒋星剑回忆,当他们要离开时,习近平同志握住了大家的手,承诺这个问题会尽快解决。2003年12月29日,20省道(现210省道)浦江段改造工程如期开工。2005年10月,全长19.8公里的20省道浦江段全线贯通,解决了西北部山区村民的出行难题,昔日崎岖不平的盘山公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阳光大道。2006年新年伊始,一封盖有公路沿线97个村委会印章、代表20多万村民心意的感谢信,从浦江县寄到了习近平同志的手中。

  2003年9月18日接访当天,习近平同志亲自接待了9批20余人次,当场解决了20省道拓宽改造、学前楼拆迁安置、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离休干部遗孀住房待遇等多个信访问题。14个接待组在一天时间内共接待来访群众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信访问题91件,化解了一批陈年积案,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

  接访结束后,习近平同志指出:怎样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我看关键还在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追溯到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践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推动建立地、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下访,把领导下访日变成群众服务日。2003年在浙江浦江下访之后,习近平同志又连续三年坚持每年选择一个县带队下访:2004年9月下访临安、2005年8月下访德清、2006年8月下访衢江,累计接访群众619批1103人。

  不同寻常的下基层、大接访,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还是工作理念、工作作风的根本性转变,更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宝贵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传承践行,下访接访机制不断完善

  青山环抱,流水潺潺。

  10月9日,《南方》杂志记者走进浦江县杭坪镇大塘村蔬菜种植基地看到,80多亩的地里满眼绿色,豆角、娃娃菜、四季豆等蔬菜长势喜人。该基地负责人胡在文告诉记者:“清晨采摘的蔬菜打包装上货车,从村里驶上210省道,不出半天,就能被送达周边大城市的市场。”

  胡在文口中的210省道,就是习近平同志下访接访后改造贯通的那条全新大道。20年前,由于山高坡陡、年久失修,这条路坑洼不平、通行不畅。如今站在杭口岭山顶,人们仍可从砂石裸露的废弃老路中,依稀感受当年交通不便的情景。

  浦江县杭坪镇宣传委员张春晨介绍,过去的省道让当地山区农民吃尽了苦头,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直到“浦江下访”才迎来转机。

  97个村民委员会的鲜红印章,代表着公路沿线20多万村民真挚的感谢。今天,210省道已经成为沿线百姓的共富路。

  自2014年起,浦江将“四边三化”“两路两侧”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结合,推进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将公路与沿线的美丽乡村、民居民宿、人文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串联起一个个景点、一家家民宿和农家乐。

  驾车沿210省道浦江段一路往西北方向行驶,来到虞宅乡新光村。这里奇峰叠嶂、幽谷秀水,新颖别致的小店藏在古村巷子里,引来不少游人前来“打卡”。

  “这条路,真是我们村发展的康庄大道。”一见面,新光村村委会原主任朱玉堂就打开了话匣子。朱玉堂曾任村委会主任多年,现在是新光村的义务讲解员。谈起村子的变化,朱玉堂深有感触:“便利的交通使新光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济发展快了,返乡创业的游子也越来越多了。”

  记者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新光村8天接待游客1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

  一条美丽道路带来的不仅如此。20年后的今天,浦江县干部依旧走在下访接访为民办事的道路上。

  目前,浦江县在乡镇普遍设立了信访员,在村和社区成立信访室,配备调解员、信息员、联络员。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乡走村、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

  走进杭坪镇社会治理中心,这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张春晨向记者介绍,该中心按标准配置了信访接待、纠纷调解、公检法司联调等功能分区,还在左侧房间设置了杭坪镇综合接待室。民情民访,在这里可以做到一站式受理,一门办理、一次办结、方便群众。

  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浦江逐步建立起常态化信访接待机制:每月15日是县领导下沉联系乡镇、接待群众来访的固定日。此外,浦江县还实行周末开门接访制度,每周末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信访重点领域的分管县领导,轮流到县社会治理中心开门接访。

  对待群众的信访事项,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首接首办责任制。

  如今在浦江,信访化解占比已呈现“631”金字塔型结构:60%以上化解在村一级,30%左右化解在乡镇,最多10%到县里化解。

  2022年,浦江县取得浙江全省平安建设综合考核第一名的成绩。全县信访总量从2002年的10307件次下降到2022年的629件次。

  访民情、解民忧,要出实招、解实题。为了拓宽群众网上意见诉求的反馈渠道,2020年,浦江县打造了“民情暖哨”网络综合治理工程网络平台,集网络问政、投诉举报、线上办事等功能于一体,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服务群众更加高效。目前,浙江省网上渠道信访占比已提升至85%以上,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

  数据显示,20年来,浙江省市县三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约15万人次下访接待群众,累计接待群众20万余批70万余人次,化解20余万件信访问题,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

  得民心,才能得发展。正如浦江县委书记俞佩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坚持领导下访接访不仅解决信访问题、治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为民情怀,勇于担当、敢于破难的精神品质,需要我们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继续传承践行。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