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和美”二字里的乡村新韵 让广大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2023-12-06 11:47 来源:南方杂志 石静莹

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风光。 通讯员/供图

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风光。 通讯员/供图

  ◎《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吴冠达 郑燕燕 发自茂名、江门、云浮、珠海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走进江门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只见青砖大屋古朴大气、巷道纵横干净整洁,这是恩平市创建的第一个“无废村庄”。作为“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丰富的人文资源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布茅村内,鳞次栉比的房屋排列有序,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花园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秋风渐起,依山而建的梯田一层层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稻浪犹如阶阶金梯,引人入胜。这里是茂名信宜市贵子镇秋风根村,通过修建道路、改善水电设施,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 ……

  这是当前广东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幕幕鲜活场景。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广东各地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因地制宜,激活资源优势

  干净雅致的村落被一条碧绿的河水分隔东西,一栋栋雅致的白墙黛瓦民房点缀其中,仿佛一幅迷人的岭南水乡图。

  这里不是江南,而是茂名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山村,双合村成功转型为农产业兴旺、富有岭南山水特色的独特乡村旅游目的地。

  通过挖掘和发展当地的三华李产业,双合村有效激发了村庄经济的活力。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采摘体验、自行车出租和土特产销售等多样化的旅游项目,村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特色资源,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江门恩平市牛江镇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是著名侨乡、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优势,牛江镇昌梅村以打造“中国航空第一村”为目标,持续推进冯如文化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人文寻究+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的“乡村游”产业,建有航父事迹廊、游客中心、文化广场等特色场所,并完成沿途房屋外立面统一改造,昌梅村也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江门市美丽侨村。

  “牛江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依托特色人文区位优势,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全力抓住特色农业和侨韵风情两张名片,激发‘百千万工程’原动力。”牛江镇党委书记陈明裕表示,依托冯如文化和农业资源优势,牛江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努力将高质量发展“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产业体量较小的地区,也可以从特色文化中寻求原动力。

  作为云浮市唯一拥有2个星级景区的镇街,新兴县水台镇紧紧抓住了旅游业这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从交通不便、镇村承载力低、产业体量小的镇街,通过全力打造文旅名镇,抓住珠三角枢纽机场辐射发展机遇,正在强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居住环境提升。

  水台镇布茅村以“共商共建”的办法,将村庄规划布局、空间利用等因素纳入规划编制中。“两委”干部和党员日常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各类民生问题,妥善用好各项涉农资金,通过与企业结对共建,促成了布善村饮用水塔建设、九郎村入村道路拓宽、布茅村饮用水管网改造等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

  “产业是发展的脊梁,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也能反哺旅游业的发展。奔跑在‘百千万工程’的‘新赛道’,我们会全力以赴拼经济,绘就宜居新图景。”水台镇党委书记陈远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提升环境,乡村更宜居

  “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下雨天走在路上还会溅起许多泥水,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现在铺设沥青,并在路上画上彩虹,路面平坦干净,我们出行也感觉很安心。”今年,昌梅村开展村道C090昌梅至莲塘村委会段路面改造工程,修补破旧路面并进行沥青铺设。如今,道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高兴地点赞。

  据牛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恩平市创建的第一个“无废村庄”,昌梅村以“无废”理念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和农膜回收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了绿色生活、垃圾收集、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无废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生活习惯,确保“无废村”模式实现长效化运作。

  据悉,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昌梅村以“侨胞之家”为纽带,发动华侨华人捐资、献策,新建(改建)村道5条2.7公里、公厕4个,建成百姓舞台1个、休闲文化小公园8个,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文化阵地的建设是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高地”,决定了发展的活力和长远竞争力。

  昌梅村多措并举,乡村环境全面提质,以实打实的成效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江门恩平市横陂镇基础条件较差、公共资源缺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地群众最集中、最迫切的愿望。

  为了让村民有活动阵地,广晟控股集团党委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连心工程”,投入429万元,在人口集中的镇村中心兴建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阅览室等,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实施精准教育帮扶,加快横陂镇学校改扩建,投入248万元完成坑口村小学改造升级,投入570万元稳步推进第一中心小学扩建,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全力助推教育提档升级、提质扩容。

  让乡村环境更宜居,需要一手抓硬件铺设,一手抓环境绿化。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通过组织全村按户籍人口“一人一树”种植柳叶榕、小叶榕,发动村民、志愿者、乡贤、村企员工清理规划改造闲置地、边角地等56亩,精心打造莲江村榕树风貌带,实现推窗见绿、移步入景。

  “全村植绿护绿齐上阵、共参与。”莲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昔强介绍,绿美广东建设、“百千万工程”深入全村人心,今年全村累计种植各类树木2900余株,是常住人口数的近5倍。

  和美乡村,反哺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同时更好的居住环境吸引了更多人才回乡,也在反哺产业发展。

  “从前在外打工,远离家乡,吃饭租房就要花不少钱;现在家乡产业发展好了,我当然更愿意回来。”随着沙垌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推进、沉香行业的迅速发展,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村村民兆成的生活彻底地改变了。

  早年时候,沙垌村沉香行业还在初始阶段,尽管家里父辈是香农,但他对沉香行业并不熟悉。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沙垌村锚定“一棵树”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致力发展沉香产业为特色产业,通过“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形成完善的沉香苗木培育、种植、研发、加工及流通等产业链条。

  因为父辈曾经采过香,再加上沙垌村建设日新月异,在朋友的帮忙下,兆成回到家乡进入沉香行业,并通过电商打开了市场,收获颇丰。2019年,他在沙垌开了一家销售沉香工艺品的实体店。如今,在兆成的带动下,他们家兄弟三人都投身沉香行业,依托“电商+实体店”的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收入水平。

  “村里的环境变得更美了,垃圾不再乱堆乱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道路变得更加通畅整洁。我们的生活质量都更高了。”不少村民表示,村里特色产业沉香的高速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沙垌沉香墟的打造,吸引了众多游客商人前来旅游观光品香购香,切实提升了本地村民收入。同时沉香加工业和电商直播的发展,为沙垌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梦想。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