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遇见音乐 近日,宝安区文化“百千万”工程假日音乐会活动精彩呈现。活动每逢假日在海滨公园东南区草坪等9个地点同时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精彩演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推动着文艺作品内容与技术、模式、业态等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2021年,深圳新认定15家市级园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达7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速超15%。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趋向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拓宽着“文化+”的边界。通过打造标杆性项目、树立标志性品牌,深圳持续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打造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推动文化产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深化改革 释放产业活力
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才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这一方面,深圳不断探索。
2019年,深圳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通过市委、市政府审定,明确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举措,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1年,深圳编制了《深圳市文化产业高质量规划(2021—2025)》,提出通过增强两大核心动能、强化五大发展支撑、实施四大行动、打造十大增长极,形成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时尚创意产业圈、数字创意走廊、文化装备研发中心、大湾区影视产业基地、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湾区演艺之都、国际知名黄金珠宝产业中心、全球游戏电竞之都以及高端工艺美术集聚区,是未来深圳文化产业将打造的“十大增长极”。
深圳“文化+”的规划不仅于此。2022年,《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提出加快布局“金融+文化”,支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合规运营,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规划建设深圳金融文化中心,汇集全球金融文化要素,提升深圳金融文化软实力;争取国家支持深圳建设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今年“五一”假期,“深蹲”成了市民度假的首选模式。由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开展的“全民惠读季”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图书展陈等手段促进着市民图书消费。据了解,出版集团旗下书城书吧、弘文及网络科技积极参与,4月23日-5月4日中午12时,共计核销文惠券数量18658笔,通过文惠券带动的销售收入102万元。
此外,深圳还出台了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设立交响乐团发展理事会和基金会,成立深圳歌剧舞剧院,与深圳大剧院融合发展,整合深圳粤剧团与深圳戏院资源,形成推动粤剧发展的合力。近几年,文艺精品创作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原创歌曲《向往》等3部作品获中宣部第14届“五个一工程”奖,歌曲《再一次出发》等4部作品获中宣部第15届“五个一工程”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同时,深圳定期发布的“城市文化菜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等系列品牌影响逐年递增;“设计之都”名片持续打造,创意十二月、中国设计大展、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影响力也得到稳步提升。
科技赋能 激活产业潜力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数字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正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第十七届文博会,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参展,重点展示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引导传统文化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
在“文化+科技” 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深圳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企业:互联网游戏领域,拥有腾讯、创梦天地、雷霆信息、冰川网络等一批龙头企业;影视动漫数字内容服务上,拥有华强方特、环球数码等一批专注内容生产的企业耀眼;数字视听领域,拥有以A8数字音乐为代表的网络音乐生产企业,以及懒人听书、博阅科技为代表的网络音频企业。在2021年度“深圳文化企业100强”名单中,新媒体和网络文化、文化软件及游戏共入选28家企业,高端文化装备有22家企业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数字信息服务、动漫、网络视听、数字文化装备和消费终端制造等行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深圳正在推进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将推动数字创意技术和设备、内容制作、设计服务、融合服务等四大业态创新发展。
拓展平台 绽放产业魅力
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引擎。
2021年,深圳新认定了15家市级园区,目前,全市拥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1家,以及文博会、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多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蛇口滨海文化创意产业带、DCC文化创意园顺利通过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全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9家。南山区和华强方特入选第3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和雅昌文化集团入围第4批示范基地考察名单。同时,深圳还整合全市资源,积极推进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南山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龙岗数字创意走廊)、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国家旅游创新中心南方分中心落户盐田,通过创建集聚产业要素资源,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平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肉眼可见。在第十七届文博会上,盐田区举办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签约洽谈项目涵盖国际总部、文化科技、沉浸体验、品牌活动赛事等领域,总投资额超10亿元;在深圳珠宝集聚区分会场,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迄今“面积最大、珠宝种类最丰富”宝石壁画作品的IBC世界宝石墙带来首秀……据悉,本届文博会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的“满堂红”,展出文化产品近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了展示与交易。
此外,“深圳设计”也充分赋能着实体经济。今年年初,2021深圳设计周闭幕。本次设计周首次走出展馆,全城联动,实行联合策展人制度,10天展期里观展人数已突破40万人次。通过“设计+研发+服务”设计体系不断优化,“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等重大平台推动国际交流,深圳设计工具、设计标准、成果转化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深圳文化产业也通过“设计驱动创新”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型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之路,重塑深圳品牌的全球价值。
如今,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创新创意、现代时尚的文化特质在深圳变得更加鲜明。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