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积分制如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23-06-20 18:37 来源:南方杂志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发自江门、汕尾、东莞、茂名、惠州、肇庆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小坪村党总支运用积分制,推动村民养殖“稻稻虾”致富。 江门市新会区委组织部/供图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小坪村党总支运用积分制,推动村民养殖“稻稻虾”致富。 江门市新会区委组织部/供图

  走进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坑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正拿着一张张《新会区农村积分管理兑换卡》,换取酱油、纸巾等生活用品。

  “我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义工活动,比如一起搞清洁,把家门口扫干净了,也可以攒积分、换礼品,感觉很不错!”村民梁金定说。

  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一起奋斗。激活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关键所在。

  如何杜绝乡村振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南方》杂志记者调研发现,广东不少地方正通过探索农村积分管理制度,蹚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路径。

  党建引领合理制定积分项目

  “积什么分?我们能不能参与?积分怎么评?有什么用?”在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前,不少坑口村村民对此充满了疑惑。

  其实,积分制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积分制即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工作方法。

  然而,在广大乡村,如何让所有村民都参与到乡村治理积分制中来,“积”出群众的精气神,却有很多学问。

  《南方》杂志记者调研发现,在制定积分细则的过程中,为确保公平公正,各村党组织成为牵头者和参与者,在积分管理细则制定、积分评价流程规范等方面发挥出领导核心作用。

  2020年,江门市新会区提出在全区创新开展农村积分管理项目,将村民在参与农村治理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并凭积分兑换相应的物质激励。

  江门市新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会区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年满18周岁的村民进行积分管理,将村民在参与农村基层治理中的行为转换成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相关奖励。为便于基层操作和管理,新会区还制定了规范管理标准,使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明晰可行。

  积分公平公正,才能真正让村民心服口服。据了解,新会区各村成立了积分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两委”干部、党员或村民代表为成员,按照“工作人员收集、积分管委会研究同意、积分变动公示”的既定流程对村民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分。

  同时,新会区还引入了“两代表一委员”、社工等群体,对积分管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实行“飞行检查”,即在积分管委会不知晓的情况下,对积分情况随机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管理架构的专业程度。

  新会区以组织部门牵头,将农村工作实际作为根本,综合梳理及酝酿采纳纪检监察、宣传、政法、工商联等多个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加强横向联动,形成“乡村治理、平安创建、文明新风、家庭美德、个人品德”5大类别共35条基准评价条款,覆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兼顾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等不同类别村民,使“人人都可以加分”。

  实行3年以来,新会区共发动了超过13万名村民参与项目,发放积分超200万分,完成兑换190万余分。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推广运用积分制。

  《南方》杂志记者调研发现,根据各村村情,广东各地乡村均是从重点难点问题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一村一策,力求合理设置积分内容,确保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比如,在惠州市博罗县嶂背村,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主要是从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奖励惩罚等四大类进行评议。据了解,该村村民以户为单位进行建档立榜,每户家庭成员在评议范围内有所行动和表现的都可以获得相应加分。

  在茂名市电白区平岚村,村民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村民大会事务、协助调解邻里纠纷、为乡村发展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积分制工作小组通过建立积分评比表、红黑榜评分表、积分兑换表、物资入库账本等台账,实现一户一档。

  在江门新会区,超过半数行政村紧盯征地难、违建多、卫生差等长期困扰和影响工作开展的难题,主动将乡村高质量发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葵乡美丽廊道”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作为特别条款融入评价细则,并根据辖内村民的偏好反映和需求程度对特色细则赋予不同比重的分值,使大量“急、难、重”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让积分制更加务实管用长效

  积分制建立起来了,如何用好积分制这根“指挥棒”,才是广东各地乡村推行积分制的重点。如果积分仅仅只是用来兑换米面粮油等日用品,新鲜劲过后,村民也会慢慢丧失热情。

  积分结果的运用智慧决定了积分制的长期持续效果。《南方》杂志记者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党组织将积分制运用于长效激励中,结合各自的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创新奖励方式,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励约束作用。

  不少乡村,将积分制结果用于村民的评优评奖中。

  最近几天,顶着大太阳,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欧西村党组织书记罗娘清带着几名评委“飞行检查”村民的卫生环境评比情况。自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来,村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我们村的积分有10分的基础分和不设上限的加分。如果每月评比积分达到10分的,就评为‘榜样户’并授牌;每月评比积分比上月提高5分以上的评为‘进步户’。我们会把这些村民在各自然村的宣传栏张榜表扬。如果基础分都没完成,被评为‘落后户’,那就惨了,我们将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红黑榜公布。”罗娘清说。

  同样将积分制用于村民评优评奖的,还有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官田村。据了解,官田村对积分靠前的村民家庭进行评星定级、表扬表彰、荣誉墙公示等精神激励,年终积分作为评选最美党员户、最美乡贤、最美网格员、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荣誉的基础标准。据了解,在同等条件下,村党组织还优先推荐积分高的村民作为村班子后备干部、参军人选、入党积极分子等。

  也有不少村子,将积分结果与公共服务挂钩。比如,在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村里建立了文明行为积分平台及体系,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文明宣传等方式获取积分,积分排前五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其子女还可以获得潢涌小学或中堂镇第二幼儿园入学名额。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将积分和村民的年底分红联系起来。比如,在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为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直冲村将每户村民的年底分红与该村村民小组的积分额度相挂钩,激发村民小组长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村里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我第一时间就响应号召,把这个技术用在自家的承包田里,实现全年增收12万元。我还把这个技术分享给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获得了很多积分奖励。”江门市新会区小坪村养殖户侯勇强高兴地说。

  原来,近年来小坪村乘着立体农业蓬勃发展的东风,在江门地区率先探索开展“稻稻虾”轮作模式。小坪村党总支以农村积分制为抓手,将“稻稻虾”轮作模式有机融入积分管理细则,对技术推广者、模式采用者实行不同程度的加分,推动村民都吃上“技术饭”,2022年小坪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了20%。

  现在,在广东不少农村地区,积分制这把“金钥匙”,不仅仅撬动了乡村治理,还正逐步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推动乡村振兴。

  “自推行农村积分管理项目以来,激励了村内不少专业养殖大户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为村民们提供了技术、大棚和器材等帮助,村里的棚鸡、棚鹅等禽畜养殖产业愈发红火。”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南联村党总支书记凡启红说道。

  2022年以来,南联村将专业养殖推广纳入农村积分管理,建立了技术互学、资金互帮、农技共享的农业产业发展机制,有效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鼓励水产养殖大户、禽畜养殖大户辐射带动,引领其他村民踏上增收致富路,实现村民、村集体收入“双丰收”。在农村积分管理项目的带动下,南联村2022年村集体收入相较2020年增长近44.2%,增长速度居全镇前列。

  此外,广东不少地方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积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比如,肇庆四会市大沙镇联合四会泰隆村镇银行推出数字积分平台“智理宝”小程序对村民进行积分管理,每季度表现突出的村小组和村民,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额外获得各部门推出的扶持政策和优先享受信用贷款等。最近,当地一名养鱼大户通过升级改造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获得 500个积分,凭此经相关银行审核后获得了绿色鱼塘贷50万元的授信。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