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质乡村·激活县镇村发展的“百千万工程”密码
产业有序转移不是简单的空间转换,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全省各地正在不断进行结构升级、动能再造的蝶变。

文明乡风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
一批模式新、效能好、服务优的乡村文化空间,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茂名电白村级党组织借村(居)民说事活动探索治村新路子
从“说事”到“办事”,寓“个性”于“共性”,这套体系走出的是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新路子。

“输血”变“造血”,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包括10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地聚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镇村合作机制、乡村“微工厂”、激活“人地钱”要素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提挡加速。

从“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赞”
聚焦“民生福祉”,省委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全省各地在探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方面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把“民生之盼”变成“民生之赞”。

“强县”之路的东源探索
河源市东源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近年来,东源承担起诸多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任务,积极探索新路径、验证新模式、积累新经验。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动能从何而来
要有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引导鼓励各地坚持改革开路、干字为先、主动作为。

“百千万工程”改革四部曲:强县、富民、融合、向海
广东以“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牵引,突出强县健全动力机制,突出富民强化制度保障,突出融合促进区域协调,突出向海拓展发展空间。

村民小组里的土特产新文章
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于延链强链,将产业链从低水平的简单农业生产,转型为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党组织建在村民小组上:如何打通“神经末梢”
建立党支部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村民小组中加强党的领导才是关键。